TC16(Ti-3Al-5Mo-4.5V)鈦合金是一種緊固件專用鈦合金,具有比強度高,對缺口、扭轉等應力集中敏感性小,耐蝕性良好和無磁性等優點,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。TC16鈦合金緊固件主要有熱鐓和冷鐓兩種制備方法,采用冷鐓技術不需要使用加熱設備和保護介質,生產效率高,而且生產的TC16鈦合金緊固件力學性能好,精度高,表面質量好,特別適合大批量生產。研究表明,材料的冷鐓變形能力與塑性、剪切強度和組織有關。吳崇周、李興無等認為TC16鈦合金網籃組織和等軸組織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按1:4的冷鐓比進行冷鐓。由于在工業化生產中等軸組織比網籃組織更易控制,因此本工作主要通過調整具有等軸組織的TC16鈦合金棒材的熱處理制度來優化棒材的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,為工業化生產提供借鑒。

采用熱軋方式制備的TC16鈦合金棒材通常需要通過熱處理消除殘余應力,軟化合金,改善綜合性能。研究表明,退火時TC16鈦合金的塑性因再結晶程度增加而提高,而后隨著晶粒的長大而降低5。在兩相區較低溫度下熱處理時,由于只發生回復和再結晶,晶粒仍然很細小,其塑性較好,強度也較高。因此,TC16鈦合金棒材的熱處理溫度一般選擇780°C左右。
TC16鈦合金棒材加工態與不同溫度雙重熱處理后的室溫力學性能對比圖。從圖5b可以看出,經雙重熱處理后,隨著第二級退火溫度的下降,TC16鈦合金棒材的室溫強度呈現遞增的現象,而塑性呈現遞減的現象。從圖3中的顯微組織可以看出,經過雙重熱處理后,第二級溫度越低,晶粒越細小,使得強度上升,但由于組織均勻性較差,導致塑性下降。將雙重熱處理和爐冷處理的TC16鈦合金小棒材的性能數據進行對比可以發現,雙重熱處理后TC16鈦合金棒材的強度明顯高于爐冷處理,但塑性有所降低,尤其是第二級退火溫度為550°C時。這與初生a相的比例和等軸化程度有關。
TC16鈦合金棒材加工態與780C保溫2h、不同方式冷卻后的室溫力學性能對比圖。可以看出,不同的冷卻方式對TC16鈦合金棒材抗拉強度Rm和剪切強度t的影響不明顯,但水冷時塑性指標4和Z出現極小值。這與冷卻過程中馬氏體的分解和次生相的析出有關,水冷時馬氏體未發生分解,次生相來不及析出(見圖4),導致塑性下降。TC16鈦合金棒材在780C保溫2h,爐冷至530C后空冷的綜合性能較好。
相關鏈接